布依族婦女梁忠美:獨臂繡人生 飛針走市場
獨臂繡人生 飛針走市場
——布依族婦女梁忠美的小康之路
唐仲嶸
圖為梁忠美(左)對學習刺繡的當地布依族婦女進行指導。
黔西南州貞豐縣白層鎮(zhèn)納笑村的布依族婦女梁忠美從小失去左臂,但她身殘志堅,用自己僅存的左臂,飛針走線,從事布依民間刺繡,繡出了自己美麗的人生。
7歲那年,乖巧懂事的梁忠美在幫助家里榨糖時,不幸被榨糖機吞噬了左臂。1990年,梁忠美與同村的布依小伙王天前喜結連理。為了讓家里的日子越過越好,1997年,夫妻倆走上了打工的道路,有刺繡基礎的梁忠美到廣東一家刺繡廠務工,憑著堅強的意志和毅力,付出比常人多出百倍的努力,梁忠美熬過了五年在外打工的艱苦時光,學到了嫻熟的刺繡本領。
2002年,梁忠美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在縣殘聯和家人的鼓勵下,在老家辦起了自己的刺繡坊,靠為當地布依族群眾刺繡為生,隨著前來定制的人越來越多,梁忠美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2010年9月,在縣殘聯的牽線搭橋下,她參加了貴州省第四屆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刺繡項目,并獲得一等獎,同時獲得“貴州省技術能手”的光榮稱號。2011年4月,參加了貴州省殘疾人職業(yè)技術培訓,并代表貴州省參加全國第四屆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榮獲第三名。“第一次在省里比賽繡了一個金魚,第二次在南京參加全國比賽繡了一個蝴蝶。我自己心里也很高興,就想繡出美的東西,回來帶動農村婦女跟我一起搞刺繡,把我們布依族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面對筆者的采訪,梁忠美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
獲獎歸來的梁忠美看準了市場,投資15萬元在貞豐老城社區(qū)租了一個30多平方米的門面,購買了刺繡原料,正式掛牌經營“梁忠美布依手工刺繡坊”。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梁忠美細心觀察生活中的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的神態(tài)和姿勢,并認真吸取各地刺繡藝術之精華,耐心聽取他人建議,不斷豐富和拓展刺繡圖案,繡出的作品活靈活現,充分展示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由于技藝超群,繡出的布依服裝、墻畫、領帶等工藝品供不應求,還遠銷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梁忠美一邊培訓工人一邊承攬了外貿企業(yè)的加工業(yè)務,刺繡坊從開始兩三個人發(fā)展為現在的七八個人,而且均為本地婦女,她們月收入可在1500元左右。
現在,梁忠美經營的手工刺繡坊如魚得水,而丈夫王天前也與朋友合資開辦了梁忠美布依刺繡農家樂,夫妻倆共同經營,其樂融融,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一位殘疾布依婦女,勇敢面對現實,踏上刺繡謀生之路,繡出了一個少數民族婦女的精彩人生,以一只獨臂,飛針走線邁向市場,實現了自己的小康夢想。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