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貞豐大地,一條條伸向遠方的公路,猶如蛟龍似的掙脫了山嶺的羈絆,跨越溝壑的阻隔,穿越大山腹地奔向遠方。
如今,踏上貞豐這塊美麗而富饒的土地,你很難看到在10年前凹凸不平而狹窄的公路了,展現(xiàn)在你眼前的大多是縣道以上的寬敞平坦而又干凈整潔的水泥路、柏油路等……發(fā)生這一今非昔比的變化,是貞豐縣10年來歷屆黨委和政府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樹立“交通引領經濟”的觀念,實施“建設大交通、促進大發(fā)展”的工作思路取得的輝煌業(yè)績。
2000年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以前,貞豐縣一條縣級油路也沒有,公路等級低、通行能力差、交通基礎設施滯后成了該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瓶頸”。在此后的幾年中,縣決策層立足縣情,把交通建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的戰(zhàn)略機遇,積極爭取上級立項補助,相繼將貞(豐)牛(場)路、貞(豐)卡(子)路、貞(豐)安(龍)路等改擴建為油路且提高為省道,同時改造了龍(場)三(河)路、三(河)者(塘)路等為中等路,并改造白臘至挽瀾等礦區(qū)路和這洞至坡扒等蔗區(qū)路,以及一些通村通組路,通過這些努力,公路確實對拉動經濟發(fā)展發(fā)揮了長足的作用,但仍然滿足不了全縣經濟社會及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為打破阻礙全縣較快發(fā)展“瓶頸”,適應經濟社會及各項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需要,貞豐縣緊緊扭住“建設大交通,促進大發(fā)展”工作思路不放松,進一步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直到2007年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關興高等級公路建成貫通,縣城永豐大道、金豐大道、塔山大道建成使用,改造了舊城區(qū)民族路,啟動了南環(huán)路、塔山大道和新豐路向西延伸道路;建成了者塘至挽瀾、者顙至平街的通鄉(xiāng)油路、小屯到水銀洞和尾烈至爛泥溝兩條通礦區(qū)公路、馬馬巖電站和董菁電站的進站公路和貞豐汽車站;改造了珉谷至安莊、挽瀾至窯上、挽瀾至岔河、挽瀾至三河、龍場至磨子灣等礦區(qū)路,并完成了北盤江水運中通道的整治工程;新修和改造通村公路450公里;啟動了貞豐(青杠林)至安龍(錢相)二級公路改造工程和貞豐至冊亨(貞豐境內)、貞豐至望謨(貞豐境內)、龍場至者相、者相至董菁油路改造及北盤江、龍場、者相、挽瀾4個客運站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形成以北盤江水運中通道,關興公路、貞卡、貞牛、貞安公路和電站公路、礦區(qū)公路、通村通組路、旅游路等為骨干的水陸綜合交通網絡,全縣通車里程達到1348.5公里?h境內北盤江水域87公里,已按V級航道標準建設整改,建成百層港1個,250噸級客貨泊位各1個。
2006年以來,全縣實施的4條通鄉(xiāng)油路工程,即全長21公里、總投資945萬元的龍場至者相通鄉(xiāng)油路,全長67.47公里、投資3199萬元的貞豐盤龍至龍論公路,全長34公里、投資1530萬元以通鄉(xiāng)油路項目列項建設的貞豐至灑若公路(309省道)和全長16.2公里、投資489萬元的挽瀾至三河油路已建成投用;實施的二級公路即總投資4.7億元的貞豐(青杠林)至安龍(錢相)二級公路已驗收投用(過境貞豐有43.014公里);總里程200公里、投資約150億元的惠水至貞豐(后延伸至興仁)高速公路(貞豐境內46公里),已動工興建,計劃還將修一條二級公路對接百層港,使大公路就近就快連接大港口,發(fā)揮陸路、水路互補的區(qū)位優(yōu)勢。該公路建成投用將給貞豐帶來重大的發(fā)展機遇。據了解,在“十一五”期間,貞豐縣農村公路可完成建設投資33200萬元,其中中央資金投資30000萬元,地方自籌3200萬元。建成通鄉(xiāng)油路181.46公里,新改建通村公路790.5公里,建成通村瀝青(水泥)路試點項目64.66公里,建成通村公路橋梁4座75延米,改造危橋3座51延米,完成渡口改造5個,實施安保工程項目3個,處治安全隱患160處300公里,建成者相、牛場、龍場、挽瀾、魯貢、沙坪6個鄉(xiāng)鎮(zhèn)客運站。“十一五”初期到目前,已完成了266個建制村通公路,實現(xiàn)建制村通公路率95%;完成13個鄉(xiāng)鎮(zhèn)通瀝青(水泥)路,實現(xiàn)鄉(xiāng)鎮(zhèn)通瀝青(水泥)路率100%;新增農村公路785公里,實現(xiàn)農村公路通車里程1032公里。預計到2010年底,可實現(xiàn)100%的建制村通公路、100%的鄉(xiāng)鎮(zhèn)通瀝青(水泥)路,貞豐縣交通路網里程有望實現(xiàn)1700.8公里。
百層港位于北盤江中上游的貞豐縣白層鎮(zhèn)(距貞豐縣城21公里),下與珠三角相連,是西南水運出海中線通道最大的港口,下距兩江口水路里程85公里。目前該港口設計年吞吐量60萬噸,水位平均海拔355米。該港腹地煤炭等礦產資源豐富,據資料統(tǒng)計,黔西南州2008年實際產煤1200萬噸,預計2010年產煤將在2000萬噸以上。加上我州的重化工產品、農產品、其他輕工產品等400萬噸和畢——水——興高速公路建成引導物流后增加轉運600萬噸,因此,我州南下物流總量在3000萬噸左右。南昆鐵路及其復線最多可承擔我州的貨物外運1600萬噸,汕昆高速公路建成后最多可承擔我州貨物外運400至600萬噸,尚有800至1000萬噸需要通過水運為主的其他運輸方式來解決。經測算,龍灘庫區(qū)形成后,水運通道可承擔600至800萬噸的外運量,同時,隨著汕昆、鎮(zhèn)勝高速全線通車及水銀洞金礦、爛泥溝金礦擴大生產規(guī)模,人流物流量將會大大增加。為滿足上述運輸需要,百層港改擴建工程即將全面展開,建成后的百層港年吞吐量可達500萬噸以上,水位達375米高程。百層港如果達到年吞吐量500萬噸的能力,每年僅運輸煤炭就可以為貞豐提供1億元以上的財政收入,港口經濟將成為貞豐新的經濟增長點。貞豐、興仁、普安、晴隆、六盤水及安順的煤炭等物流可以從百層港運至廣西、廣東乃至出海,下游的物資也可以通過該航道運至西南腹地。經預算,水運成本很低,平均運輸成本為0.13元/噸·公里,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據悉,貞豐縣的目標是:以西部大開發(fā)及泛珠江區(qū)域經濟合作為契機,以河流渠化為重點,結合水電樞紐建設、水運通行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用4年的時間,建成與水運相匹配的兩條陸路二級公路,即從惠興高速公路上修一條二級公路對接百層港,在興安二級公路的屯腳接線修第二條二級公路對接百層港,滿足水運通行能力的需要,配套建設港口和航道支持保障系統(tǒng),形成港、航、船協(xié)調發(fā)展,與其他運輸方式相互銜接、陸水互補、江海直達、運輸高效的內河航運體系,進一步適應區(qū)域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據了解,目前列入規(guī)劃的中通道航運建設工程,已于2008年5月28日動工建設,總投資4.28億元,其中在貞豐縣境內投資約1.15億元。目前,縣境內北盤江四級航道整治46公里基本完成,總投資約1500萬元,配套建設的百層港共分3個作業(yè)區(qū),年吞吐量350萬噸,總投資1億元,其中第一、二作業(yè)區(qū)年吞吐量各100萬噸,總投資約6000萬元,目前征地拆遷工作已完成,省航務管理局正在搞招投標工作,預計今年年底可開工建設。
建設大交通,拉動經濟大發(fā)展。2009年,貞豐縣生產總值完成28.6億元,與2001年全縣生產總值4.59億元相比,年均增長22.51℅;實現(xiàn)工業(yè)總產值30.7億元,與2001年工業(yè)總產值1.41億元相比,年均增長40.82℅;財政總收入4.4468億元,與2001年財政總收入0.2395億元相比,年均增長38.35℅;居民人均總收入10310元,與2001年居民人均總收入3050元相比,年均增長14.49℅;農民人均收入2868元,與2001年農民人均總收入1361元相比,年均增長8.63℅。今年1至7月,全縣實現(xiàn)工業(yè)總產值21.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9℅;全縣財政總收入4.2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7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8.71℅,預計全年財政總收入將突破7億元。
目前,貞豐縣已逐漸形成了陸路四通八達,水路通江達海的交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