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走進興義萬峰林貧困村 調研采訪旅游帶動扶貧的經驗、做法
新華社記者(右一)與貧因戶王顯忠孫子王剛林親切交談。
新華社記者羅羽(右二)在貧困戶王顯忠家調研采訪。
近日,新華社記者羅羽在興義市萬峰林街道辦事處扶貧站工作人員陪同下,走進萬峰林街道辦一類貧困村—甕本村貧困戶王顯忠家中,與王顯忠親切交談,親切關注王顯忠家生產、生活狀況,實地調研采訪萬峰林街道實施旅游帶動扶貧的經驗、做法。
萬峰林街道在扶貧開展建設過程中,結合景區(qū)發(fā)展與建設的需要,舉全辦之力,努力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努力保護群眾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針對貧困村的發(fā)展,本著既要深度開發(fā),又要重點保護的全局理念,積極帶領群眾建設綠色家園,做大做強綠色生態(tài)旅游,積極打造“旅游+扶貧”新模式,做到旅游、扶貧“雙促進、雙不誤”,全力打造政府扶持、企業(yè)帶動、農戶參與的新型扶貧新格局,帶動貧困戶參與產業(yè)就業(yè),以產業(yè)帶動發(fā)展,努力實現農戶增收,家庭脫貧致富。
在王顯忠家里,羅羽記者認真詢問了家禽、家畜養(yǎng)殖、野菜種植帶動農戶脫貧的情況。王顯忠高興地對羅記者說:“我家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享受了‘特惠貸’入股分紅,政府干部職工不但無償給我們送來了小雞、小豬,還真心實意為我們提供養(yǎng)殖技術,我們家現已初步擺脫了貧困,孫子王剛林還開起了小賣部、幫人設計安裝鋁合金窗戶,生活逐步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聽取了王顯忠的介紹后,羅記者對王顯忠說:“產業(yè)是脫貧致富的關鍵,有了產業(yè),群眾就能致富奔小康,好日子就有希望了。”
羅羽記者對萬峰林實施旅游帶動扶貧的做法和經驗表示十分贊同和認可,萬峰林的“旅游+扶貧”工作模式,一定要將其覆蓋到周邊鄉(xiāng)鎮(zhèn)乃至其它縣(市),并向與之陪同調研采訪的街道辦扶貧工作員表示,你們一定要以旅游為紐帶,高水平規(guī)劃建設貧困村全域旅游,彰顯以野生綠色蔬菜種植為特色的“山、水、林”個性魅力,認真做好甕本村“旅游脫貧”、“產業(yè)脫貧”這張典型的半石山、半土地喀斯特名片。
(金永德 程永春)
責編:張椹炎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