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峰林文化講堂:先秦、秦漢時期之黔西南文明
萬峰林文化講堂第六講開講
先秦、秦漢時期之黔西南文明
2月19日晚8點,萬峰林文化講堂第六講開講。來自州文物局的崔利軍以《先秦、秦漢時期之黔西南文明》為題,帶領聽眾探索、解析、領略了先秦、秦漢時期黔西南的歷史文化,揭開了黔西南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紗。
黔西南素有“三省通衢”和“西南屏障”之稱。作為夜郎古國的組成部分之一,隨著考古的逐步深入,黔西南古文明逐漸呈現(xiàn)在人們的眼中。崔利軍以黔西南文明發(fā)展的時間為主線,從三個方面為大家講述了黔西南這片多彩土地的精彩歷史。
黔西南原始文明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生活在頂效貓貓山貓貓洞里距今1.2萬年前的“興義人”。從舊石器文明到新石器文明的發(fā)展,不僅揭示了石器時期生活在黔西南地區(qū)的原始居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變化,也填補了黔西南史前文化的空白。
夏商周至西漢初年,在普安銅鼓山考古發(fā)掘的遺物遺存表明了這時期的黔西南地區(qū)已經(jīng)逐漸從石器時代步入到了青銅器時代,社會分工日益縝密,農業(yè)、手工業(yè)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農耕為主,漁獵、手工業(yè)、商業(yè)為輔的定居生活。
兩漢時期,以夜郎為君長國的原始部族聯(lián)盟國家政權組織形式被郡國并行制度取代。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考古發(fā)現(xiàn)了交樂墓群和萬屯墓群,其中,交樂墓群,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迄今,發(fā)現(xiàn)東漢時期墓葬計19座,發(fā)掘出土以銅馬車、搖錢樹、撫琴陶人俑、陂塘模型、“巨王千萬”印、“巴郡守丞”印為代表的近600件(套)重要文物,再為揭開兩漢之際夜郎地區(qū)神秘面紗增添了新的佐證。
在講堂上,崔利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上為大家講述了古代時期黔西南的久遠歷史和厚重文化,現(xiàn)場觀眾聽得津津有味,還認真地做筆記,大家認為通過聆聽這次講說,對黔西南古代文明有了更深的了解,受益匪淺。

- 興義萬峰林街道辦開展新《準則》《條例》測試 2016-02-17 10:22:05
- 興義萬峰林機場改擴建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2016-02-17 09:03:00
- 興義萬峰林機場改擴建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2016-02-17 09:03:00
- 初一萬峰林馬嶺河兩景區(qū)人氣火爆 13萬余人次游覽 2016-02-09 17:46:19
- 初一萬峰林馬嶺河兩景區(qū)人氣火爆 13萬余人次游覽 2016-02-09 17:46:19
- 大年初一萬峰林、馬嶺河兩景區(qū)人氣火爆 13萬余人次 2016-02-09 16:50:54
- 大年初一興義萬峰林:車長如龍、人流如潮(圖) 2016-02-09 15:48:33
- 大年初一興義萬峰林:車長如龍、人流如潮(圖) 2016-02-09 15:48:33
- 大年初一興義萬峰林:車長如龍、人流如潮 2016-02-09 10:05:32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